益教通〔2020〕74号
益阳市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阅读教育
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教育局、大通湖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市直有关学校:
阅读是中小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小学学生阅读工作,下发了《益阳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全市中小学阅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连续举办了多届“放下手机 爱上阅读”的假期阅读活动,强化了学校图书配备等基础建设,涌现出了一批阅读工作先进学校,促进了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终身学习能力,现就全市中小学进一步强化阅读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工作目标
1.激发阅读兴趣。通过系列化的阅读活动,使师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提升师生文化水准。
2.提升阅读能力。引导师生在大量阅读中学会并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思考与辨析能力;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增强感受情境和理解意图的能力,坚持读、说、写、用贯通融合,全面提高阅读积累后的综合运用能力。
3.养成阅读习惯。以扎实的常规教学和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形成阅读的需要,体会与阅读共成长的乐趣,鼓励教师每天阅读,使师生习惯阅读。
4.构筑阅读阵地。坚持学校(幼儿园)开展阅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校园阅读文化建设,阅读资源建设,不断完善促进阅读教育的机制建设,内生而成一批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二、工作措施
1.做好阅读工作计划。各学校作为阅读工作实施的主阵地,要根据实际,分学段规划确定中小学学生的阅读内容。要结合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年级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时间、阅读书目,确保阅读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2.科学安排学生阅读量。在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保底阅读量和应该掌握的名篇名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阅读个性和阅读水平,科学安排学生的阅读量,力争做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阅读量不低于10万字、三四年级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70万字、五六年级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120万字,即小学阶段阅读量不少于800万字;七年级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130万字、八年级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120万字、九年级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初中三年阅读总量不低于700万字;高中三年阅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总量不少于600万字。
3.推进阅读工作的课程化建设。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整合阅读课程资源,构建有学校特色的阅读教学课程。要把阅读课列入正式课表,做好师资培养,根据不同的学段、年级妥善安排学生阅读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要坚持课外阅读课内化,利用课内时间,有效开展适合本学段、本年级的阅读课教学课例研究,从而在阅读的兴趣激发、方法指导等方面给予学生切实可行的指导。
4.强化阅读工作的科学化建设。一是要强化全科阅读。在继续重视对学生语文、英语阅读的同时,要注重数、理、化、政、史、地、生、科等各门学科的阅读理解拓展与训练工作。既要注重阅读的广泛性,将阅读覆盖到政治、国学、文学、哲学、艺术、科学、历史等涵盖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也要注重代表性,重点阅读名家名著名篇。二是要强化全体阅读。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要有阅读计划与措施,面向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阅读,都要有自我阅读的计划与任务目标,让全体学生共同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三是要强化全过程阅读积累。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各学校要研究规划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全过程阅读的整体设计的系统方案。倡导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过程阅读,倡导零碎时间阅读与集中时间阅读有机结合;倡导家庭阅读、社区阅读、公共文化场所休闲阅读的一体化衔接。
5.开展阅读工作的特色化建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突出活动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如读书沙龙、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优秀美文诵读展示、阅读成长记录互阅评比、思维导图评比、知识竞赛等,展示读书成果,总结推广阅读经验,持续加强阅读工作。通过阅读方法指导、主题读书会,读书评论、阅读成长记录指导和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各地每学年都要组织一次“读书节” 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读书活动,举办一次阅读知识竞赛、阅读课视频比武,要持续推进寒、暑假“放下手机爱上阅读”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内涵和社会影响力。鼓励各地创新阅读活动方式,培植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如阅读考级、国学知识大赛、诗词大会等,推动区域内、学校内阅读工作深入开展。
6.促进教师阅读的专业化建设。各地各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指导、鼓励教师阅读,提升教师队伍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各学校每学期都要向教师推荐或发放必读与选读篇目及优秀学科专业书籍。向学生重点推荐的阅读书目,教师要先行一步,潜心阅读,精心筛选。要组织教师读名著读原著读专著,在学生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自身丰富的知识为教学注入“源头活水”。倡导师生共同阅读,实现教学相长。要加强阅读团队的建设,成立“学校阅读研讨共同体”,加强阅读教育教学方法研讨,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进行阅读,尤其要引导学生掌握泛读、精读、赏读、评读的方式方法,读前要学会浏览熟悉书本概要与框架结构,读中要学会领悟与回味书本精彩与细节,读后要学会概括提炼书中精髓内容,感受作品的写作特色、写作技巧以及情感世界与历史文化背景,树立一批先进的教师阅读团队。
三、工作保障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机构共同参与的全市中小学阅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推进学校阅读教育工作。基教科具体负责学校阅读教育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各区县(市)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阅读指导小组,健全管理系统,形成阅读推进的合力。各地各学校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共同把阅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给阅读教育推进工作以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2.加大投入力度,扩充资源建设。各地各学校要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创新工作方式,加大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建设,努力改进学生阅读环境,为学生阅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校要订购充足的适合学生和教师阅读的图书及报刊,配齐配全专、兼职阅览室管理人员。建立和完善图书借阅览制度,保证学生有固定的阅览时间和场所,方便教师学生自由阅读。
3.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市教育局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阅读大赛,落实“书香校园”年度评选工作。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考核工作,将阅读教育工作纳入名师、名校、名校长的考核,对所属学校阅读教育工作检查考核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各学校要加强阅读教育工作的过程性督查和考评,建立科学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将教师开展阅读教育工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做到阅读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考评、有总结、有提高。
4.加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营造学校家庭社区共同阅读氛围,做好阅读工作向家庭和社区延伸,学校要开设家长辅导孩子阅读指导课,引导家长带动孩子亲子共读,言传身教,发挥好家庭育人的功能,鼓励师生及家长自愿向新华书店等正规图书发行机构购买绿色、正版、优质图书,严控非法、盗版图书流入校园。同时,借助包括新华书店在内的社会力量,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建设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资源建设,并优化校内阅读资源管理。
附件:1、益阳市中小学学生阅读推荐目录
2、益阳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目录
益阳市教育局
2020年6月13日
附件1
益阳市中小学生阅读推荐目录
序 号 |
年 级 |
书 名 |
1 |
一年级 |
四维阅读一年级(上、下) |
2 |
一年级 |
四维阅读·和大人一起读1 |
3 |
一年级 |
四维阅读·读读童谣和儿歌1 |
4 |
一年级 |
四维阅读·和大人一起读2 |
5 |
一年级 |
四维阅读·读读童谣和儿歌2 |
6 |
一年级 |
课本里的科学故事 |
7 |
一年级 |
新语文读本 |
8 |
一年级 |
走出课本学语文系列 |
9 |
一年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
|
|
1 |
二年级 |
四维阅读二年级(上、下) |
2 |
二年级 |
四维阅读·鹅妈妈的故事 |
3 |
二年级 |
四维阅读·优秀国学日日诵 |
4 |
二年级 |
四维阅读·神笔马良 |
5 |
二年级 |
四维阅读·愿望的实现 |
6 |
二年级 |
课本里的科学故事 |
7 |
二年级 |
新语文读本 |
8 |
二年级 |
走出课本学语文系列 |
9 |
二年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
|
|
1 |
三年级 |
四维阅读三年级(上、下) |
2 |
三年级 |
四维阅读·安徒生童话 |
3 |
三年级 |
四维阅读·稻草人 |
4 |
三年级 |
四维阅读·中国古代寓言 |
5 |
三年级 |
四维阅读·伊索寓言 |
6 |
三年级 |
课本里的科学故事 |
7 |
三年级 |
新语文读本 |
8 |
三年级 |
走出课本学语文系列 |
9 |
三年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10 |
三年级 |
我的生活 |
1 |
四年级 |
四维阅读四年级(上、下) |
2 |
四年级 |
四维阅读·中国古代神话 |
3 |
四年级 |
四维阅读·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
4 |
四年级 |
四维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
5 |
四年级 |
四维阅读·看看我们的地球 |
6 |
四年级 |
课本里的科学故事 |
7 |
四年级 |
新语文读本 |
8 |
四年级 |
走出课本学语文系列 |
9 |
四年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10 |
四年级 |
我爱思考 |
|
|
|
1 |
五年级 |
四维阅读五年级(上、下) |
2 |
五年级 |
四维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
3 |
五年级 |
四维阅读·一千零一夜 |
4 |
五年级 |
四维阅读·西游记(青少年版) |
5 |
五年级 |
四维阅读·三国演义 |
6 |
五年级 |
课本里的科学故事 |
7 |
五年级 |
新语文读本 |
8 |
五年级 |
走出课本学语文系列 |
9 |
五年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10 |
五年级 |
我的旅行 |
|
|
|
1 |
六年级 |
四维阅读六年级(上、下) |
2 |
六年级 |
四维阅读·童年 |
3 |
六年级 |
四维阅读·爱的教育 |
4 |
六年级 |
四维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
5 |
六年级 |
四维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 |
6 |
六年级 |
课本里的科学故事 |
7 |
六年级 |
新语文读本 |
8 |
六年级 |
走出课本学语文系列 |
9 |
六年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10 |
六年级 |
古诗词128首 |
11 |
六年级 |
我爱表达 |
1 |
七年级 |
四维阅读七年级(上、下) |
2 |
七年级 |
四维阅读·朝花夕拾 |
3 |
七年级 |
四维阅读·西游记 |
4 |
七年级 |
四维阅读·海底两万里 |
5 |
七年级 |
四维阅读·骆驼祥子 |
6 |
七年级 |
课本里的科学 |
7 |
七年级 |
新语文读本 |
8 |
七年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9 |
七年级 |
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丛书:唐诗与数学 |
|
|
|
1 |
八年级 |
四维阅读八年级(上、下) |
2 |
八年级 |
四维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
3 |
八年级 |
四维阅读·昆虫记 |
4 |
八年級 |
四维阅读·傅雷家书 |
5 |
八年级 |
四维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6 |
八年级 |
课本里的科学 |
7 |
八年级 |
新语文读本 |
8 |
八年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9 |
八年级 |
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丛书:寓言与数学 |
|
|
|
1 |
九年级 |
四维阅读九年级(上、下) |
2 |
九年级 |
四维阅读·泰戈尔诗选 |
3 |
九年级 |
四维阅读·水浒传 |
4 |
九年级 |
四维阅读·儒林外史 |
5 |
九年级 |
四维阅读·简爱 |
6 |
九年级 |
课本里的科学 |
7 |
九年级 |
新语文读本 |
8 |
九年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9 |
九年级 |
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丛书:寓言与数学 |
1 |
高一 |
四维阅读高一年级(上、下) |
2 |
高一 |
四维阅读·乡土中国 |
3 |
高一 |
四维阅读·论语 |
4 |
高一 |
四维阅读·红楼梦 |
5 |
高一 |
四维阅读·茶馆 |
6 |
高一 |
国学入门 |
7 |
高一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品格 |
8 |
高一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
|
|
1 |
高二 |
四维阅读高二年级(上、下) |
2 |
高二 |
四维阅读·史记 |
3 |
高二 |
四维阅读·呐喊·彷徨 |
4 |
高二 |
四维阅读·谈美书简 |
5 |
高二 |
四维阅读·朱自清散文 |
6 |
高二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品格 |
7 |
高二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
|
|
1 |
高三 |
四维阅读高三年级 |
2 |
高三 |
四维阅读·古文观止 |
3 |
高三 |
四维阅读·老人与海 |
4 |
高三 |
四维阅读·莫泊桑小说选 |
5 |
高三 |
四维阅读·现代诗选 |
6 |
高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品格 |
7 |
高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读经典 |
附件2
“书香校园"教师阅读书目
序 号 |
年 级 |
作 者 |
1 |
剥开教育的责任 |
祁智 |
2 |
为心灵解压——一本写给教师的心理自助书 |
傅宏 |
3 |
走进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工作案例新编 |
周娴华、周达章 |
4 |
班主任的100个怎么办 |
杨连山 |
5 |
江南乡野叙事 |
朱永贞 |
6 |
众论教育家 |
孙孔懿 |
7 |
念想--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
谢娜 |
8 |
突然长大 |
葛墨含 葛辉文 |
9 |
愿每个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
张三平 |
10 |
心海拾贝 |
侯公甜 |
11 |
让生命合格 |
李小军 |
12 |
再一次聆听老师的叮咛 |
陈艳萍 |
13 |
爱与教育智慧 |
王勋业 |
14 |
唤醒--一个小学校长的教育札记 |
周艳 |
15 |
两个人的人生论语 |
戴海、与点 |
16 |
中小学课堂教学诊断 |
李炳煌 |
17 |
重建学校生活秩序 |
刘建琼 |
18 |
爱你365天--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家庭教育 |
朱丹 |
19 |
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 |
苏启平 |
20 |
换个角度看教育 |
张三平 |
21 |
前尘梦影 |
金涛 |
22 |
大学的名片 |
刘道玉 |
23 |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
郝志军 |
24 |
与点--我的时光之书 |
郑艳 |
25 |
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 |
刘铁芳 |
26 |
不做庸师 |
常作印 |
27 |
教育的生命底色 |
武凤霞 |
28 |
带一袭书香进校园 |
金沙 |
29 |
湖湘师表 师德巡讲录 |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
30 |
做一个开心的教师 |
侯公甜、刘凌宇 |
31 |
一片童心——校长妈妈的107篇教育手记 |
邹硕 |
32 |
心印--我的教育人生手记 |
刘道玉 |
33 |
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
陈祥悦 |
34 |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高效教学的生成智慧 |
张文质、孙明霞 |
35 |
班主任工作全手册 |
刘沛华 |
36 |
新教师工作全手册 |
周震宇 |
37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手册 |
刘海莉、刘春杰 |
38 |
教育非常道 |
王益民 |
39 |
教育原来如此美好 |
包祥 |
40 |
教育的是是非非 |
武宏伟 |
41 |
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 |
孙孔懿 |
42 |
论特级教师 |
金连平 |
43 |
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 |
包祥 |
44 |
教育不简单 |
主编 岳亚军 副主编 钮美英 |
45 |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
孙云晓 |
46 |
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 |
孙云晓 |
47 |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
黄厚江 |
48 |
做幸福的老师 |
王三阳 |
49 |
让创新思维在课堂飞扬 |
杨九俊、王一军 |
50 |
幸福教育的样子 |
杨九俊 |
51 |
蓬勃生长欢乐颂 |
杨九俊 |
52 |
花开的声音 |
杨九俊 |
益阳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0年7月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