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最美母语”校园行探访桃花江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2025-07-01 19:49 作者:曾令娥 来源:桃江县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在桃江县新华书店区域经理文艳峰的推荐下,6月30日,《初中生》首席编辑周逢宇、责任编辑徐雪梅,《湖南教育》报刊集团通联部区域部长贺亚,深入桃江县桃花江镇中心学校(本部),聚焦该校“最美母语”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专题采访。桃花江镇中心学校(本部)校长文梦强,人事副校长汪芳,新星文学社主编曾令娥等校方代表,就阅读推广、母语教育实践及办学成果进行全面分享。

  采访团在曾令娥老师引导下参观校园,紫藤花廊环绕的“红色文化宣传长廊”串联革命历史,成为师生沉浸式阅读红色经典的实景课堂;“你的优秀有‘迹’可循”橱窗内,九年级学生优秀答题卡上的细腻批注与工整字迹,直观展现阅读素养在学科学习中的渗透成效。

  作为湖南省中小学阅读研究专委会单位,文梦强校长介绍,学校构建了“课程-活动-环境-家校”四位一体的阅读生态体系:开设“阅读指导课”系统教授精读、批注等方法,通过“每日晨读”“午间静读”保证学生日均30分钟沉浸式阅读;“书香致远”读书分享会、校园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持续开展。近三年300余篇学生作品在《初中生》《作文》《语文报》等省级刊物发表,新星文学社成员获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人次;2024年“书香少年”评选中,徐乐欣同学荣获湖南省“书香少年”荣誉称号。

  汪芳副校长、曾令娥主编与周逢宇编辑就《初中生》“最美母语校园行”“课文发现”等栏目征稿交流时提到,学校创新推进“阅读+学科”融合:生物课结合《昆虫记》开展标本制作与观察报告撰写,历史课依托《明朝那些事儿》等组织趣味故事会,语文与农耕文化结合的“二十四节气”跨学科项目已形成校本特色。曾令娥主编透露,新星文学社是全国百优十佳文学社团,其校刊《新星》“作家零距离”专栏曾刊发王跃文、方雪梅等二十多位名家的作品。校长文梦强写“卷首语”,汪芳副校长写“下水作文”,带动全校“教师带头写、学生跟着写”的创作氛围。

  采访中,文梦强校长分享了典型案例:肢体障碍学生文晓燕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汲取力量,在残奥会上多次打破世界纪录;陈智博因系统阅读《沁园春·长沙》等经典,在第二届《初中生》“最美母语”创意视频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成为益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选手。“阅读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灵魂的唤醒。”文梦强在采访中强调,希望师生以经典为舟,在《平凡的世界》里感悟奋斗,在《傅雷家书》中理解亲情,让母语浸润成为终身成长的精神底色。

  据悉,该校已将阅读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成功塑造了“以书育人、以文化人”的显著特色。阅读不仅助力教师成长为名师,更催生了师生众多优秀作品,吸引了各大报刊的频繁约稿。近三年来,学生人均年阅读量稳定在15至20本,语文中考平均分位居全市前列,切实构建了“阅读与学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