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益阳开放大学爱晚老年学校的留光剪影班,郑拓老师以专业与温情为笔,为老年学员绘就了一幅绚丽的摄影画卷。那些被镜头定格的欢声笑语,在美好时光中熠熠生辉。
春日的课堂,种下光影的种子
三月微风和煦,摄影三班的教室里坐满了银发学子。铃声初响,一位身着粉红羽绒服的女老师翩然而至——面庞含笑,步履轻盈,举手投足间尽是活力与亲和。她便是郑拓老师,开班第一课,便以精心制作的课件惊艳全场:从教学计划到实操案例,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学员们暗自惊叹:“这般用心备课,竟是为我们这群‘老学生’!”
课堂剪影(一)
小课堂里的大智慧
“手机摄影,讲究的是‘角度与发现’。”郑老师的课堂宛如魔法工坊。她手托向日葵,带学员俯、仰、平拍,光影流转间,一朵寻常的花竟在镜头下绽放出千般姿态;她化身模特,以丰腴身姿示范人像构图,逗得满堂欢笑;更手把手教老人们用AI技术让旧照“活”起来,看着黑白照片在屏幕上翩然起舞,有人红了眼眶:“这技术,年轻时都没见过!”
课堂剪影(二)
面对藏龙卧虎的班级——学员中不乏省市摄影协会的“老江湖”,郑老师却以“笨功夫”征服众人。她逐一点评作业,从超微距的桃花特写到三峡的涟漪水波,每一幅作品都被细致打磨;她设计了课间休息手指操“切土豆手势舞”,念着诙谐绕口令带学员活动手指,课堂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许班长感慨:“能让我们这群‘老小孩’服气的老师,她是头一个!”
课堂剪影(三)
以镜头为舟,载银龄逐梦
七十余名学员,郑老师不仅传授了技能,更点燃了生活的热情。曾经只将手机视为通讯工具的老人,如今成了公园里的“摄影达人”,聚会时的“御用摄影师”。结课那天,王世奇局长的夫人紧握郑老师的手:“您让我们相信,老了也能做追光的人。”
课堂剪影(四)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郑老师用镜头为银龄学子推开一扇窗,让暮年时光浸润着光影的诗意。她是技艺的传授者,是梦想的摆渡人,更是岁月长河中一朵温暖的浪花。正如学员们在课后小结中写下的那句——“郑老师,您是我们晚年生活最动人的风景。”
课堂剪影(五)
学员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