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七中:多措并举防溺水,齐心协力护安全
(通讯员:詹春花 易赏莲)为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近日,桃江县第七中学围绕“防溺水”主题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通过黑板报创意比赛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切实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创意黑板报:安全知识入脑入心。5月13日,学校团委发起“防溺水”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各班积极响应,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创作。同学们集思广益,将防溺水“六不准”原则、自救技巧、危险水域标识等知识融入黑板报设计中,通过生动的漫画、醒目的标语和清晰的流程图,将安全教育内容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表达。一面面黑板报既展现了班级特色,又营造了“人人讲安全、处处重防范”的安全氛围。
专业讲座:实战演练强化技能。5月14日下午,学校特邀桃江县蓝天救援队入校开展防溺水专题讲座。救援队专业人员紧扣“九不两会”安全教育要点,结合近期真实案例,深入剖析溺水事故的成因与危害,并现场演示了溺水自救、他救的科学方法。讲座中,救援队员借助人体模型示范心肺复苏操作步骤,邀请学生参与模拟救援场景互动,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策略。现场学习气氛热烈,学生们认真记录要点,积极提问交流,进一步巩固了防溺水知识。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学校团委书记詹艳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安全理念深植学生心中。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开展应急演练、家校联防等多样化安全教育,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据悉,本次黑板报比赛评选结果将于近期公布,优秀作品将在校园宣传栏展示。
鸬鹚渡镇玉华小学:防灾减灾进校园 安全意识入心间
为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鸬鹚渡镇玉华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知识武装,筑牢安全防线
宣传周期间,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各班积极开展“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美好校园”主题班会,班主任胡小红等老师借助播放地震、火灾等灾害视频,以情景导入的方式引出主题,通过课件展示、互动问答等环节,详细讲解地震、火灾、洪水等常见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在避险方法学习环节,老师们播放动画、展示逃生要点,还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正确避险姿势,让同学们直观掌握“伏地、遮挡、手抓牢”等避震原则,以及火灾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不乘电梯,洪水应对向高处转移等实用技能。
同时,学校组织学生观看防溺水教育专题片,提升学生对溺水危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此外,校园内还展示了精美的防灾减灾手抄报,如杨曼灵同学的作品,生动呈现了防火灾、防雷击等知识要点,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讲座赋能,增强安全意识
学校举办防灾减灾知识讲座,何学新校长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且实用的讲座。他回顾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惨痛教训,强调了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重要意义。何校长深入剖析地震、火灾等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传授了在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法。他提醒同学们,地震时在教室要躲在课桌下用书包护头,在操场要原地蹲下保护头部;遇到火灾要保持冷静,拨打119报警并有序撤离等。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演练实战,提升应急能力
为检验师生应急反应能力,学校精心组织了地震应急演练。演练前,学校制定了详细方案,明确了各小组职责,并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让师生熟悉流程和疏散路线。
5月16日,随着预警信号发布,第一次警报声响起,全体师生迅速停止教学活动,学生就近躲避在课桌下或课桌旁,用物品保护好头部等关键部位,教师关闭电源、门窗,指导学生避震并安抚情绪。地震波“减弱”后,疏散引导组的班主任们组织学生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教室前往操场安全集合点。整个过程中,各小组密切配合,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等各司其职,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此次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知识学习与实践演练紧密结合,有效增强了玉华小学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今后,学校将继续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为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筑牢坚实防线。
作者:胡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