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进桃小 培养孩子健康生活新理念
(通讯员 桃花江小学 文莉)
5月9日下午,桃江县中医院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校进行,中医特色诊疗中心的专家团队走进了桃花江小学,为我校师生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中医药文化宣传与体验课。县中医院中医特色科主任贾澜与副主任汤倩芳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和互动实践,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医药的魅力。
贾澜主任以《中医药进校园》为主题,向孩子们介绍了生姜、大枣、木瓜、乌梅、葛根等十种常见食物的药理以及作用。讲解过程中与孩子们积极互动,进行有奖趣味问答,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汤倩芳副主任则围绕《耳穴压豆》展开教学,汤主任介绍青山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并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耳部穴位按摩保护视力。她强调,中医药不仅治病,更能通过日常调理提升健康意识。
课后,师生们分组体验了闻、摸、尝等方法认识中药,专家们还亲自用耳穴压豆的方法为孩子们贴耳。这次的活动不仅宣传了中医药文化还跟学生普及了健康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医院负责人也表示,如果有机会以后还可以通过讲座、上课等形式,为桃小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此次“中医进校园”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们领略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孩子健康生活新理念,让更多孩子受益于中医药文化的滋养。
桃江县灰山港镇甘泉山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本网讯(通讯员 苏乐良 雷娜)“同学们,用毛笔写字要神情专注,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5月8日下午课后服务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嫦娥老师在甘泉山小学对学生进行书法艺术指导。
史老师和她的丈夫危禄绵老师都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从2023年开始,这对夫妇主动与该校负责人联系,表示愿意免费到该校教学生练习书法,时间定在每一周星期四的课后服务时间。截至当前,他们已经在学校免费授课两年,还免费赠送过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的毛笔等竹制品。
危禄绵是甘泉山人,2011年,他所钟爱的小郁竹艺晋级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危禄绵和妻子都成了传承人。潜心研究技术之余,危禄绵还著书立说,写成《益阳小郁竹艺》一书。为了传承小郁竹艺,危禄绵尝试将小郁竹艺与竹文化结合,开发竹文化研学体验项目。目前已经与一些中小学校合作开设了“小郁竹艺劳作课堂”,定期到校给学生上手工课。
该校校长黄永福表示,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教师,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