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国基实验学校:寻脉古巷文化,铸魂思政育人
本网讯(通讯员 田燕兵 龚朝晖)为深入贯彻思政教育“三全育人”理念,进一步凝聚育人合力,4月25日,国基学校全体班主任与行政行管50多人来到益阳明清古巷,通过实地参观、观看沉浸式演出、高唱红歌、评选优秀摄影作品、教育故事沙龙等方式,共同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
漫步在魏公庙巷、玉陵坡巷和灯笼馆巷等核心区域,领略斗拱飞檐的传统建筑、“益阳老茶馆”等商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古巷里的每一处人文印记、每一段先辈往事,都成了打开思政教育新思路的“金钥匙”。“你看这老茶馆的砖,”汪老师指着斑驳的墙面感慨,“要是给孩子们讲当年茶商如何诚信经营,比讲十遍‘诚信’概念都管用!”宋老师接过话头:“还有那座‘平清泰水’牌坊,背后是乡贤治水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家乡的根在哪,他们的价值观才扎得深啊!”众人纷纷点头,目光里跃动着灵感的火花。
观光打卡后,暮色渐浓,众人围坐一桌,话题从“古巷故事”自然过渡到“育人实践”。“上周班会课讲‘文化自信’,孩子们总觉得抽象,”2401班主任、历史老师王敬波说道“要是带他们来这走一圈,摸摸老砖,听听老故事,肯定不一样!”中心办主任、思政课高级教师龚朝晖应声附和:“这个想法好!回头我们整理古巷素材库,做系列课件,把‘行走的思政课’常态化!”一时间,从“班级文化墙如何融入古巷元素”到“如何设计研学任务单”,从“学生品德观察点”到“家校共育方案”,你一言我一语,满是教育智慧的交融。
此次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下共谋育人,增进了大家的凝聚力;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国基人对家乡的热爱。学校校长张团芳表示,下一步将组织学生来此研学实践,体验古巷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厚植家国情怀,激励他们奋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