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恢雄名校长工作室赴大栗港镇开展沉浸式研修活动
(通讯员 朱彬) 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3月26日,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谭恢雄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一行来到桃江大栗港镇中学,开展沉浸式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以“诊断课堂、优化管理、共谋发展”为主题,通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管理诊断等形式,助力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工作室成员深入学校的各个管理环节, 首先听了曹雄韬老师执教的以“抓住细节,描绘那一刻”为主题的写作课。然后实地参观了学校各场馆、教室、教师办公室等,并集体观摩了学校阳光大课间活动。
观摩结束后,谭恢雄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与大栗港中学部分老师、行政人员进行了集中交流、研讨。工作室成员就大栗港镇中学学校制度建设、文化引领以及教师发展等问题展开广泛交流,把脉学校发展的“难点”与“痛点”,指出乡村学校的发展要立足本土,夯实常规管理,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谭恢雄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城乡校际协作,通过“沉浸式”研修,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大栗港镇中学校长詹华表示,此次研修活动“接地气、重实效”,把脉学校发展,为大栗港镇中学的发展提供了“痛点”诊断与“难点”突破策略。
教研春风渡城乡,同心执笔绘青云
(通讯员:卢帆)3月26日,桃江县第一区域教研共同体在修山镇三官桥中学开展2025届毕业科备考结对帮扶教研活动,旨在深化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桃花江中心学校骨干教师与修山镇毕业班教师共聚一堂,通过课堂展示、评课交流、经验共享等形式,共探中考备考新路径。
活动聚焦语文、政治、化学、生物四科,分为复习课与试卷讲评课两大类型。桃花江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呈现多节示范课,紧扣中考考点,结合分层训练、错题解析等策略,展现高效课堂模式。课后,各学科分组开展评课研讨,围绕“系统化复习”“精准讲评策略”等议题深入交流,并互加微信、共享资源,搭建长效合作平台。
(图为生物学科开展研讨)
(图为桃花江镇第二中学刘老师上化学复习课)
全体人员在校门口合影留念后,学校行政人员及教师代表在会议室集中总结成果,修山镇中心学校业务副校长黄进军强调,未来将持续深化结对帮扶机制,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图为活动全体人员合影)
桃江县第一区域教共体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模式,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注入新活力。
桃江县城南学校:共研管理智慧,赋能班级成长
——桃江第二区域教研共同体首届班主任论坛
(通讯员:夏家佳 胡英姿)为搭建桃江县第二区域教研共同体三校的班主任深度交流平台,提炼可推广的班级管理经验,针对三校共性难题,探讨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区域班主任管理资源库,3月27日下午,桃江县城南学校举办桃江第二区域教研共同体首届班主任论坛。城南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城南学校初中部全体班主任及青年教师,石牛江镇芙蓉学校、高桥中学德育主任及班主任代表共150多人参与活动。
会上,作为基地校的城南学校七八九个年级的优秀班主任代表和来自石牛江镇芙蓉学校班主任代表依次进行经验分享,她们分别从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家校沟通等多维度,综合分享宝贵经验。七年级班主任杨佳丽讲述了“四画四法”勤严细实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熊孩子转变攻略;八年级班主任李庆纯以《文化育人 向阳而生》为主题,生动展现班主任工作特色,传递独特治班理念;九年级班主任文赛娥在分享中强调给予学生关爱,使活动成为学生们成长的“催化剂”,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快乐;文翔宇老师阐述严与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做学生们温情的引路人。老师们生动形象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感悟,赢得台下老师的阵阵掌声。
榜样示范,见贤思齐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随后,老师们就“班级全员文体活动的创建困境与应对措施”进行讨论,深度交流,现场讨论氛围浓厚。
思维碰撞,互学互鉴
论坛既是经验的汇聚,更是教育初心的重温。城南学校相关负责人肯定了班主任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与成效,并强调:“‘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需以爱为原点,以科学为方法论,做到因材施教的精准滴灌。”对未来工作寄予厚望,期望老师们持续优化班级管理,创新方法新思路,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师者匠心,聚力致远。城南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搭建班主任成长平台,以“爱、智慧、创新”推动德育工作向更科学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助力第二区域教研共同体内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以研促教 以教启思 共绘教育新篇章
桃江县第三区域教研共同体经验交流活动
(通讯员 杨勇)3月27日,桃江县第三区域教研共同体在马迹塘镇完全小学成功举办“聚焦教学实践 共促质量提升”经验交流活动。来自大栗港镇完小、马迹塘镇完全小学等区域学校的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创新、德育实践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构建教学提升三维体系)
大栗港镇完小肖婷老师以《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为题,分享了单元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她提出通过“向外看”借鉴省内外优秀教学案例,提炼“问题链”设计策略;通过“向内求”优化课堂流程,以分层作业设计实现精准教学;通过“向前走”积累教学成果,其主持的省级课题《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获阶段性成果一等奖。肖婷老师展示的学生英语情境对话视频和分层作业案例,直观呈现了教学改革的实效。
(班会课改革:构建价值塑造新范式)
桂丹老师以《如何上好一堂班会课》为题,批判传统班会“重管理轻育人”的误区,提出“课题-观点-流程-解决方案”四维模型。她通过《学会管理课余时间》《拒绝校园欺凌》等案例,演示如何通过情境创设、对比放大等技术,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数学草稿规范化:培养思维可视化能力)
马迹塘镇完全小学陈皓老师聚焦《小学数学草稿格式规范化培养》,剖析了草稿书写混乱导致的逻辑断层问题。他创新提出“三阶培养法”:通过区域划分、符号统一、步骤标注等规范书写流程,结合“错题溯源本”引导学生反思,使班级数学解题准确率提升20%。现场展示的学生草稿本对比图显示,规范后的草稿清晰呈现思维路径,成为课堂诊断的有效工具。
(作业设计多样化:让学习“活”起来)
马迹塘镇完全小学汪彩云老师以《小学中高年级作业多样化设计》为切入点,展示情感性作业、调查性作业、拓展性作业等创新实践。例如,在《父爱之舟》课后,学生通过写信、绘画、家庭合照等形式表达亲情;结合《呼风唤雨的世纪》开展科技发明调查,学生绘制“20世纪发明树”思维导图。此类作业将知识应用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学生参与率达98%。
马迹塘镇中心学校业务校长蒋祖丰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此次活动是推进新课标实施的重要实践。他表示,县域教育将持续强化校际协作,鼓励教师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常态,以创新思维破解教育难题。据悉,本次活动优秀案例将纳入县域教学资源库,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桃江县教师群体的创新智慧与教研活力,更为区域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路径。通过校际经验共享与资源整合,桃江县第三区域教研共同体将持续推动课堂教学优化与德育实践创新,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每一位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探索中成才。
武潭镇中心学校:举行新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本网讯 詹婷)为助力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岗位,提升专业素养,3月25日,桃江县教师发展中心一行来到武潭镇中心学校开展了新入职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上展示课的三位新教师是通过前期教学比武从学校十七位新教师中遴选出来的。三位老师通过课堂展示、评课研讨等环节,展现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呈现了充实丰富的课堂内容。教师们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分组讨论、“我是卧底”游戏等互动形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同时,通过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如设计大赛、自信明信片等,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构建知识体系。
![]() |
课后,县教师发展中心的老师对新教师们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做出了专业指导。学校教务处负责人夏志亮介绍,本次教学展示活动既是新教师的“成长秀”,亦是学校“青蓝工程”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新教师三年培养计划”,通过常态化公开课、区域联研、教学技能比武等活动,助力青年教师破茧成蝶,为高质量教育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