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2025届高三质量提升暨生物学科培训工作推进会在南县一中召开,旨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整合优秀教育资源,深化全市校际合作。
本次会议紧密围绕 “科学备考、数据赋能、AI融合、团队共建”四大核心主题逐步展开,通过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展示、鞭辟入里的专家深度指导、毫无保留的经验交流分享以及前沿实用的技术创新应用,多管齐下,为高三生物备考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全新活力,开拓出广阔多元的备考思路。
培训会上,来自南县一中的孙铁妮老师和益阳一中的陈胜群老师聚焦《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这一专题,分别献上了风格独特的示范课。孙铁妮老师以“湖广熟,天下足”为情境导入,巧妙剖析2024年安徽卷等高考真题,运用“真题溯源—模型构建—变式训练”三步法,有效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科学兴农的意识。陈胜群老师则立足本地“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结合我国人均耕地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细胞代谢、生态系统等多层面分析增产措施,并通过“假说演绎法”模拟科研过程,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综合运用理解。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各有千秋,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思路和参考。
沅江市教研室唐水波老师对示范课进行了精准点评,并提出了极具指导性的“三化”备考策略。在知识结构化方面,倡导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整合模块知识,如梳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在训练情境化上,紧密联系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等命题热点,设计如“水稻增产方案设计”这类开放性任务;针对思维外显化,推行“说题演讲”,让学生口述解题逻辑,从而精准定位思维漏洞,强化科学推理能力。
安化一中的彭佑谋老师分享了“奋斗共同体”的成功经验。在一轮复习中,全员深入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析真题命题逻辑,推行“思维导图+每日长句训练”,并自主命题“错题熔炉”;二轮复习时,分设五大专题由团队教师分工打磨,每周开展3次“记忆突击”,提前进行“答题规范专题”训练。益阳市教科院的杨春老师则从解题能力提升路径、课堂设计架构、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四步法”解题策略、“目标双驱动”“实战双强化”的课堂设计理念,以及分层作业、红笔纠错、周末特训等学生自主管理方法。
本次培训会从顶层的命题趋势解读,到一线教师的实战经验分享,构建起双向赋能体系。正如彭佑谋老师所言:“一个人也许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各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强协作、勇于创新,助力高三学子在2025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