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研同心同行 互学互鉴互进
——桃江四中与沅江一中开展联合教研交流活动
(通讯录 高伟 李艳红)师道远而学无涯,善若水需孜孜不倦。为进一步推进课题项目研究,推广实践成果,加强兄弟学校间的合作交流,共研教学改革,形成浓郁的校际教研氛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1月20日,桃江四中与湖南省首届教改项目“项目式学习在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开展联合教研交流活动,并借以推广课题组阶段成果。
此次活动首先由桃江四中英语备课组同沅江一中英语项目式学习课题组合作展开,以观摩课的形式进行展示。桃江四中文丽老师、沅江一中叶茁老师和唐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呈现出多彩的课堂形式,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文本分析精准,善于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共同领略诗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交流会上,桃江四中教科室刘庆主任致辞欢迎友校教师的到来,介绍我校在集体备课及教研教改等方面相关做法。然后,教改项目(Y20230192)组长李艳红教授分享项目式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与桃江四中省级规划课题组(XJK23CJC104)和省级教改项目组(Y20230170)成员们,就成果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最后,与会教师就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的设计、集体教研、项目式学习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各抒己见畅谈体会与感悟。
行路方能致远,砥砺助推前行。本次教研交流活动既是课题研究成果的体现,也是互学互鉴、交流研讨的平台。未来两校将进一步深化校际交流,开拓新的思路,凝聚育人合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篇章。
城南学校:校际交流磨课,共研共赢
(通讯员:夏家佳 夏雪兴)为强化区域间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桃江县第二区域初中组教研共同体内三所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11月20日,桃江县城南学校承办,石牛江芙蓉学校和高桥镇中学联合组织开展道德与法治、劳动学科“一堂好课”磨课教研活动。
高桥镇中学老师袁媛执教《组合盆栽巧制作》 (胡英姿 供图)
上午,城南学校信雯雯、吴娉,石牛江芙蓉学校苏朝霞、李卉,高桥镇中学邹灿辉、袁媛,6位老师分别以《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感受美食魅力,体验劳动快乐---包饺子》《兔子的饲养》《关爱他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组合盆栽巧制作》为题上了教研课。六位老师各自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魅力,他们都基于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能力,关注体验性学习,效果良好。
天道更酬勤,反思更高效。课后,教师们围聚一堂进行了评课议课。针对上课老师提出的课堂中值得反思、研究的教学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交流,保证了活动效益最大化。
评课议课现场(胡英姿 供图)
教研共同体项目自活动开展以来,在桃江县教育领域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城南学校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如沐春风,如淋甘雨。基地校将趁此东风,凝心聚力,互学共进,共研共赢。
“研”语绽芳华,聚力共成长
—桃江县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A0714第九次培训顺利举行
本网讯(通讯员 龚雪 刘丽)11月19日,桃江县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A0714班第九次培训活动在桃花江镇第二初级中学成功举行。
上午九点,所有学员签到就坐,首先由工作坊优秀学员李赛和龙颜两位老师进行课堂展示。两位老师的课由浅入深,构思巧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展示课后,说课、评课。先由授课教师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授课心得,再由听课教师交流研讨,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见解和建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由发展中心专家封学武支书做总结性评价。
下午,范湘林、苏姣、刘赢三位老师的做经验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曹令珍辅导员的《初中语文主体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专题讲座,内容丰富,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更为大家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刘丽首席《抬头观天 低头看路》的专题讲座,有看得见的研修,带得走的能力。她们的观点和思路如同远处的灯塔,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活动最后,培训班管理团队给优秀小组和学员颁奖。在汪华主任的期许中,我们今天的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培训活动,凝心聚力,助力教师成长。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桃江县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相信,教师们能够通过这样的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1+1>2 桃江的“一堂好课”和“共同体”有玄机
通讯员 彭婷 丁锦辉
11月20日,“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一堂好课教学比武暨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整体推进活动在桃江县城南小学和石牛江完小等5个教学比武赛场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将历时14 天,分别在40个赛场举行,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14门学科,一共推选出217堂好课供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教师观摩学习。
教学比武现场,接纳来自桃江县各乡镇的语文、英语和科学等5门学科的参赛教师“开讲”——
上课铃打响,参赛教师同时开始了课堂展示。在城南小学赛点,“哇!塑料袋飞起来了。”评委和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在《我们来做热气球》的课堂上,来自桃花江镇狮子山小学的伍艳莹老师利用简单易懂的实验和生动的图示,把复杂的热空气上升原理清晰呈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整节课环节设计精巧,小组分工明确,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给予每个学生动手的机会,在每个孩子心中深植下了一颗爱科学的种子。
英语课上,城南小学的罗莎老师执教《What colour is it?》。罗老师以一个神奇的魔术进行热身,顺势引入本课主题颜色,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实验了解三原色原理,引导学生在创设的语境中层层递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挑战,让孩子们在听、说、读、练等方式的综合运用中掌握本课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
对于共同体应当起到的作用,桃江县教研员罗敏表示:“城乡学校之间和城乡区域之间在教学改革方面携手不是一个单向的输出,而是相互的协作。一些优质和先行区域或学校会掌握一些教学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这些方法经验只有在不同场地得以应用与推广,那才是真正的教学创新,才是真正的教研教改。”
据了解,今年秋季学期,桃江启动了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区域教研共同体在桃江落地而生,目前教研共同体在教师圈里已成为热词,让教育同仁备受鼓舞。2个月以来,各区、各校深入实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县上下形成了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变革课堂的丰富实践样态和良好氛围。县教育局组织举办为期半个月的“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一堂好课教学比武活动就是对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整体推进的一次检验,更是城乡发展共同体新的起点。
城南小学校长丁峻彪表示:“今年9月,我们全体城南小学教师共同诠释着这样三个责任:第一,以‘第二区域共同体’为平台,努力坚守着‘教书才是育人’的使命;第二,我们一起诠释着研究课堂是城南小学教师的担当;第三,我们实现了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是最光荣的职业尊严。”
据介绍,桃江县将15个乡镇划分为五大区域教研共同体,以区域教研共同体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专题讲座、名师引领、同课异构、师徒结对、教学研讨、评价改革等,营造开放互动的教研氛围,做到内容互通、信息互享、工作互促,积极探索“教、学、研、训、评”一体化共同发展道路,有力推进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确保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党员引领,共话教研——桃江县第三区域教研共同体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 杨勇) 11月20日,桃江县第三区域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活动在马迹塘镇完全小学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党员教师带头,来自马迹塘镇、鸬鹚渡镇、大栗港镇、沾溪镇等多所学校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学新思路,为提升区域教育质量携手努力。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围绕语数课程展开,分二年级数学、四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三组进行。旨在通过区域内教师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打破校际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活动中,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分享教学经验,积极参与讨论,为年轻教师提供指导。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下周教学设计深入研讨,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活动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斟酌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第三区域教研共同体小学组基地校校长李志强表示:“这种集体备课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区域内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校际之间的合作与友谊。通过共同备课,我们能够整合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活动结束后,参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孟应昌老师说道:“在这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行,拓宽了自己的教学视野。希望以后能够多参加这样的高质量教研活动。”
此次区域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续的教学教研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党员教师的引领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区域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