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自知夕阳晚 不用扬鞭自奋蹄 ——记灰山港镇檀树塘小学何妙华老师
发布时间:2024-01-19 10:59 作者: 来源:益阳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本网讯(通讯员  苏乐良)“同学们,我之所以要求你们用功读书,是希望你们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1月19日上午一节课,灰山港镇檀树塘小学教室内,戴着近视眼镜、满头白发、中气充足的何妙华教师苦口婆心地与学生坦诚交流。

  按照政策他明年2月份就退休,何老师生于1964年,18岁起一直扎根农村教书育人,迄今为止已有42年教龄,当了30多年的班主任。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何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认真负责,服从调配,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学校、中心学校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从风华正茂的少年到年近花甲老教师,何老师一直永葆教育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知。他的爱心和责任心赢得了所有学生、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一致好评。

  何老师爱生如子,他对农村的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期待他们能用知识改变命运。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用自己丰富的阅历结合现实生活的事实与学生拉家常、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学生都很乐意与他交心,他的班级管理很到位。打铁还需自身硬,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率先克服困难做到。工作四十余年,他从未因私事迟到早退,即便是他严重感冒数天茶饭不香也没有破例。每接手一个新班,何老师都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特殊的家人。在这个家里,他从不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是把自己当作家庭中的一员。搞卫生时他身先士卒,带头干脏活、苦活,以真情和爱,时刻把学生冷暖挂在心上,对于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都关怀备至,对学生遇到的困难,也会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教学这么多年,上门做了多少次家访、赠送了多少学生的学习用品、给多少贫困学生垫付了学杂费,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他与时俱进,他向年轻的同事请教使用新兴科技手段和方法,使用班班通、制作PPT、微信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新时代沟通方式应用得很顺溜。把互联网等“硬骨头”啃了下来。他还主动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工作,毫不保留地就与管理学生、研究教材、管理课堂、备课、阅卷、考查等教学方法以及生活方面进行毫不保留地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许多经过他悉心指导的年轻老师都在县级或者镇级教学比武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成绩。

  何老师生活乐观,幽默诙谐,他经常惹得师生们捧腹大笑。还写得一手好字,学校写标语,出黑板报经常叫他动手,只要他能腾出时间从不推辞。还烧得一手好菜,厨房师傅家里有事叫他顶班他也能让师生们吃上可口的饭菜,他还经过培训持有保安证,他还流露了明年退休后当保安员的意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