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第三次研讨培训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16 09:19 作者:彭思琪 李烨 来源:资阳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3-2025)》中“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任务要求,探索AI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推动历史课堂数字化转型与教学方式创新,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第三次研讨培训活动于7月14日在益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AI赋能历史智慧课堂”为主题,通过示范课展示、专家讲座及教师研讨等环节,深化了AI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实践。

  活动中,安化二中黄文慧老师展示了示范课《遇见·胡璇——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程以“寻迹、融合、拓展”为主线,巧妙运用AI技术整合多类型史料,构建立体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古代商路中的文化交流现象。通过动态地图、文物影像等数字化资源,学生直观感知了丝绸之路的时空脉络,结合AI生成的对比分析数据,深入探讨了贸易对文明互鉴的影响。

  桃江一中的刘向辉老师进行了题为《智能情境与个性化:AI深化历史学习体验与素养》的讲座。她首先阐述了当前应用AI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AI赋能情境创设:从平面认知到立体沉浸;AI驱动问题引导: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AI支撑任务驱动:从知识再现到素养落地;AI赋能的平衡艺术:技术与教学的协同边界。此外,她还结合本次会议主题,对黄文慧老师课堂中使用的AI技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随后,历史教学名师朱真从学校培优工作的具体对象、时间安排、实施方式、组织架构及课程设置五个核心维度切入,为与会教师提出了系统且具操作性的培优指导建议。继而,他以高考历史真题为范例,深入剖析变化类题型的解题逻辑与技巧要点,助力教师系统掌握此类题型的应对策略。最后,针对一线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点——如学生理解能力薄弱与核心素养培养困境,朱真分享了《人工智能重塑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新路径》的实践思考,阐述了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个性化教学路径设计、学习数据分析等手段,创新教学路径与模式,切实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黄文慧老师的示范课展开交流。部分教师提出,AI技术的应用需以“服务教学本质”为原则,例如通过智能工具分析学生历史认知误区,但不可替代教师对价值导向的把控;另有教师结合高考改革趋势,建议探索AI辅助的开放性学习评价模式,如利用生成式AI创设历史情境题目,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益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海燕总结指出,本次活动展现了AI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的多元可能,黄文慧老师的课堂体现了技术应用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但需进一步优化技术与人文的平衡。她同时肯定了项目组在高考备考中的贡献,鼓励教师将AI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为2026届高考蓄力。

  此次活动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案例的结合,为AI赋能历史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范式,助力益阳市历史教育迈向“智能+素养”的新阶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