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写出大文章 ——新桥河镇水口山小学校长周奠波
发布时间:2020-09-10 14:42 作者: 来源:资阳区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稍微把头抬起来一些,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这几个字结构匀称,看起来赏心悦目呀......”9月9日中午,新桥河镇水口山小学周奠波老师正在教室指导一名学生练习书法。“我们学校学生每天吃完中饭后都会坚持练习书法半小时,提高书写水平,感受汉字的美。”

1996年周奠波从益阳师范毕业后,在新桥河镇杨林坳片区的新开山小学等村小工作了24年,先后担任数学、语文教学,兼任过学校总务主任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师年龄老化,教育教学方法单一老套,教学条件简陋,交通不便,生源大量外流,学校萎缩乃至没落,是当前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学校难以克服的硬伤。五年前的水口山小学就面临这样的困境。2016年4月周奠波走进水口山小学校任校长,同时担任六年级语文、体育、思品等课程老师,每周上16节课。

控辍保学,成为他上任的首要难题。苦苦思考几天后,62份《全员家访记录表》摆在了全校10位老师的面前。每张表格分为三部分,一是要详细了解孩子假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二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本学期将举行的重要活动和举措,三是提出对孩子“养成教育”方面的要求,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包括孩子每日打扫好自己的房间、整理好自己的床铺和书包、帮助父母做1小时以上家务、晨起大声读1小时课文,孩子每日完成任务情况要在班级群里打卡等等。当老师们上门将一份份家访记录表送到家长们面前,与家长们促膝长谈时,62个家长眼前一亮,都不再提转学的话题,天天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孩子的“打卡”任务,2016年9月开学,学校一下子回流了40多个学生,随后逐年增多了70多名学生。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周奠波日思夜想的难题。为了让老师们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周奠波想出了一个课改“土”办法,就是全校老师换着班级交叉上课听课评课,他这个六年级语文老师带头,每学期分别到五年级、四年级、三年级去上了9节语文课,每节课都要原任课老师等人来听课评课。在他的带动下,全校10位老师每学期交叉上课听课评课多达100节以上,“因为每天都有老师来指导我上课,我肯定要认真备课,认真讲课呀,虽然辛苦,开始也不理解周校长的这一做法,但坚持下来,真的感觉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听我的课了,于是我也开始探索新课改的方法。”新入职的段刘斐老师说。

如何打造特色课程,培养乡村孩子的核心素养,周奠波又开始思考这一难题。青年教师崔如意有音乐特长,周奠波得知后,立马为她添置了一台电子琴,布置了一个多媒体教室,又去募集了一套音响,支持她成立了校园合唱队、舞蹈队和诗歌朗诵组,并跟着她一起训练学生。从此,校园里开始飘扬起悦耳的歌声。合唱队的孩子们参加2019年资阳区三独比赛,有3个孩子获得一等奖,被区教育局推送去参加市三独比赛,在高手如云中,有2个孩子获得市级三等奖。

一次偶然的机会,益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张月华来到水口山写生,周奠波听说后,便开始诚恳地向他请教美术这门艺术课程。张月华被他的诚意打动,两人成为朋友,张月华也与这所村小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个星期从益阳城区赶到水口山开展两次义务支教。在学校的围墙上,一幅水口山村图写意画吸引了所有人目光,那是张月华带着孩子们一笔一划用了半年时间画成,他让孩子观察自己家乡的早晨和黄昏,教他们画自家的房子、自家养的动植物,教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农村的孩子淳朴,对美也有独特的感受,他们渴望知识,学校的老师真的很无私,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我很感动,也许我真的能集结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教育做出一点贡献。”张月华这样说。

不到两年的时间,一些长沙甚至全国知名的专家都到这里来支教。除了画画,他们还带来了书画、音乐、舞蹈、武术、太极等兴趣课程。传统文化、乡土教育、养成教育,在这个面积不大的校园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水口山小学从一个即将被撤销的薄弱校,进入到资阳区教学质量的“第一方阵”。

在周奠波的奔走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为学校的发展推波助澜。比如益阳市药监局为学校送来了办公用品;教师公租房里的沙发是益阳市卫计委捐赠的;当地乡贤看到学校的变化,感恩老师们的付出,都纷纷开始捐资助学。村干部钟建华为每个学生赠送1个书包,每年出资为全校学生每天提供1个鸡蛋,乡贤刘德民每年出资为学生每天提供1瓶牛奶,金柠公司为学生每人赠送3套校服......

学校发展了,要朝着更规范的现代学校管理方向前进,成了全校老师的集体心愿。2019年,周奠波根据教职工建议制定了学校章程、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教学计划、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联审会签制度,并邀请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一同参与审议,鼓励他们对学校发展和规划提出意见,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赋予每一位参与者相应的职责。

感恩活动是学校亮点。学校以感恩为大主题,以孝为核心,以亲情圈、朋友圈、乡情圈、社会圈为四大维度,分别设置一系列子主题,六年一个轮回,随学生成长空间的扩大而逐步辐射,并在校园形成闭环。每一个节日,都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爱国爱家情怀,懂得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的平台,成为师生、家长、社会同联同欢的载体。

四年里,水口山小学已开展了6大亲子主题活动:“百米长卷”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绘画,“彩绘陶”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陶艺,还有“亲子运动会”“百人绘长衫”“感恩节的歌声”“妈妈您辛苦了”等活动。

每年的母亲节前夕,学校会早早地布置感恩作业,孩子们每周要给父母洗脚2次以上,并写出感受。母亲节那天,学校把所有孩子的母亲接来,观看完孩子们表演的节目后,所有的孩子蹲下为母亲洗脚,大声对母亲说:“您辛苦了,妈妈,谢谢您!”许多母亲当场抱着孩子留下幸福的泪水。  

植树节那天,周奠波号召全校孩子在家门前种下3株以上花苗和树苗。他说:“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建设我们美丽乡村,让我们全校师生一起聆听花开的声音”。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他让同学们了解祖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国庆节和党的生日时,他让孩子们了解先辈们艰辛的革命历程。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懂得了自己肩负的家国责任感,也更懂得要珍惜老师和父母的付出,努力学习,为建设美丽家乡而奋斗。

书法活动成学校常态。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他打破年级界限,按学生兴趣自由组合,以老生带新生、高年级带低年级为组织结构,坚持每日练习书法半小时,风雨无阻,每周一次集中培训,由校园辅导员指导。

写生活动是学校名片。他每月组织学生外出实地写生1次,在传统文化培育的同时,让孩子充分感受家乡之美、生活之意。

这三大活动课程互为支撑,相互融合,将历史融入书法,将家国融入画画,将乡情融入生活,形成活动课程的三位一体。

四年以前,水口山小学还是1所学生仅62人且即将倒闭的村小。2019年,水口山小学因改革成效显著、教学质量优良、教育特色鲜明,生源逆势增长至135人,成为当地群众有口皆碑的品牌学校。2019年在全区学业水平检测中该校名列全区团体第三名,多个科目成绩进入全区前列,全区绩效考核评为先进;他个人2018年、2019年连续获得资阳区年度考核优秀,2019年被评为资阳区教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学校成立了10个社团,有4名学生在全市三独比赛和朗诵比赛中获得三等奖;该校多项改革案例入选《湖南教育》对资阳区农村教育改革的近万字深度报道中。

周奠波用自已的韧性与坚持告诉我们:“农村不是学校落后的理由。让乡村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是每一位乡村教师的职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